他永远是最可爱的人 —抗美援朝英雄活烈士李玉安

2023-04-03 来源:曹怀之 钱登文
字体:
打印本页 浏览:20528

作家魏巍在20世纪50年代发表的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曾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李玉安就是文中的一位英雄。他同其他12位英雄的英名被镌刻在朝鲜国土的烈士纪念碑上,成为中朝人民心目中最可爱的人。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李玉安当时遇救生还,其后的几十年他隐功埋名,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死而后已。

李玉安的事迹被媒体披露之后,人们才知道他是河南省台前县人,是喝黄河水长大的。1952年7月,他复员后到黑龙江省巴彦县兴隆镇粮管所工作直到退休。

英雄壮歌 千秋垂名

1923年3月4日,李玉安出生在河南省台前县吴坝乡吴坝村。李玉安兄妹6个,加上父母、奶奶,全家9口人,过着贫困的生活。家里仅有一亩老坟地,而且濒临黄河,十年九灾,种不保收,靠割芦苇编芦席苦度时光,逢遇灾年就得逃荒要饭。1939年,日本人侵中国后,在关内筑路“招工”,年仅16岁的李玉安只好到黑龙江省的牙克、博克图修路。他没日没夜、累死累活地在那里干了7个月的活,却领不到分文工钱。面对打骂和虐待,他一怒之下和众劳工砸毁了工具,逃进深山,跟随一位家住巴彦县的劳工回到巴彦县西集镇,先后给三户地主家扛了5年大活。

1946年7月,李玉安参了军,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38军。第二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3年的解放战争中,他参加辽沈、平津及渡江战役,一直担任机枪手。他作战勇敢,战四平立大功;打沈阳、战天津,又两次立大功;渡江作战,他第四次立大功。这大大小小的军功章、纪念章,李玉安都默默地保存着,从不向人炫耀。

1950年10月19日,27岁的李玉安随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抗美援朝的第一战役飞虎山战役结束后,于11月25日,打响了第二战役。李玉安所在的某部3连奉彭德怀总司令之命,参加切断敌人南逃的狙击战。11月30日凌晨5时,3连与美军相遇,3连抢先占领了制高点松骨峰,堵住了逃敌的退路。敌人出动了32架飞机、18辆坦克、24门榴弹炮向3连阵地狂轰滥炸,整个阵地被炸翻了,汽油弹把阵地烧得通红。3连战士迎着灼人的烈火,踏着滚烫的焦土,5次打退了敌人的疯狂反扑,打死敌人600余名,最后,子弹打光了,李玉安和他的战友们端着刺刀,带火扑向敌人。他们有的死死抱着敌人,让自己身上的火把敌人烧死,有的掐着敌人的脖子,有的咬住敌人的耳朵,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当李玉安顶着炮火抢夺制高点时,冲上来的敌人包围了他。他用身上仅有的两颗手榴弹,一颗投向敌群,借着烟雾抢占了有利地形,另一颗炸死了一个美国指挥官。凭着一身豪气,他先后捅死了3个美国大个子兵,当他与第四个美国兵拼刺刀时,一颗子弹穿入了李玉安的右肺,他倒下了。

8小时的狙击战,3连一百多名官兵用鲜血和生命赢得了时间,为主力部队装口袋聚歼这股逃敌立下了特等功。

战斗结束后,魏巍来到了3连阵地。看到当时英勇壮烈的场面,他就采访参战官兵,写下名作《谁是最可爱的人》,李玉安被列入12位烈士的名单。其实,英雄李玉安被子弹打入肺部后并没有死,昏迷八九个小后,又苏醒了过来,被朝鲜人民军司号员发现后,转移到附近一间民房里。后来他又昏迷了3天3,之后被途经此地的某团战士用担架连夜送到师部山洞卫生所进行抢救,但由于伤势过重,李玉安一直处于昏迷状态。195012月,他被送回祖国治疗,先住在黑龙江省一面坡兵站,后转入中南军区陆军医院(即后来的武汉军区总医院),先后做过8次手术。1952年7月,他伤口痊愈后复员,被安排到黑龙江省巴彦县兴隆镇粮库工作。李玉安十分想念家乡的父老乡亲,难忘哺育他成长的黄河水。工作就绪后,他回到了生养他的台前县老家,与阔别多年的兄弟姐妹团聚,与亲朋好友、街坊邻居共叙离别之情,在与家乡一韩姓姑娘成婚后,携妻回到工作单位。尽管几十年来,李玉安经常与家乡的亲友书信往来、互串互访,却从来没有对亲人们谈过自己多次立功受奖的情况。

隐功埋名 默默奉献

李玉安复员后,在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为党和人民的

事业奉献着。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邻居家一个上学的孩子问李玉安,《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李玉安是不是你?他摇头说:“那是重名重姓。”1964年,他到县里换残废军人证时,遇到了当年一起入朝的战友王久海,王久海十分惊讶:“你还活着?都以为你在松骨峰战斗中牺牲了,追悼会都开过了,纪念碑也立了,魏巍文章中也写上了你的名字和事迹……”回到家里,李玉安特意让大女儿李凤英念了《谁是最可爱的人》,松骨峰战斗悲壮的场面,又浮现在李玉安眼前,他禁不住热泪纵横。当小儿子追问书中写的是不是父亲时,李玉安还是那句话:“重名有的是。”1983年春节,全家人收听中央电台播诵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孩子们听后说,我们猜到你就是那个李玉安,你应该找组织说明身份,说不定能给咱点照顾。“找什么找,不许组织添麻烦。”他语重心长地对孩子们说,“我这条命是党给的,我负伤后,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党派四名护士日夜轮流守在病床护理我,看我一醒来,就一勺一勺地给我喂牛奶,这样一直有四五个月。这些年来,这件事我始终忘不了,一想到这些,我就感到不能再麻烦组织,不能让组织为咱家的事操心。

李玉安始终保持着一个老战士、老共产党员的优良传统

和作风,他把能活着为党、为干工作作为他的惟一追求。组织上按一个普通复员军人去安排他的工作,他毫无怨言,几十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抱着病残的身子,党叫干啥就干啥。在兴隆镇粮库,他先后当过警卫班长、监装员、加工员和保管员。他身边总是放着一把扫帚、一个簸箕,把掉在地上的粮食捡起来,28年如一日,从不间断。由于他积极奉献,工作出色,组织上安排他担任粮库主任,他推托说:“我文化低,干不好,别误了大事。”就这样,从1952年到1980年退休,他当了28年普通工人,年年被评为模范共产党员,16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清正廉洁  一尘不染

李玉安在工作上严格要求自己,清止廉洁,一身正气。

1960年,组织上分配他当地磅组组长。地磅是粮库中的重要关口,每年有上亿公斤粮食从这里经过,是粮食出入库的重要环节。李玉安深感责任重大,决心管好这台地磅,不能让财产受损失。晚上,一辆马车来送粮食,他发现车老板神色不对,过秤后便悄悄地跟在车后,发现车老板从车上扔下5块石头。李玉安对其进行了严肃的批评,重新过了秤,扣掉了120公斤粮食,为挽回了损失。为了制止个别觉悟不高的运粮人弄虚作假,贪占便宜,在过秤前,他都细心地记下车辆和马的颜色、特征,认真检查每辆车的装载情况,对麻袋里装人、粮食里埋物等现象,都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他工作上一丝不苟,坚持原则,曾招致一些心术不正的人的打骂。一个司机开着汽车来交粮,坐在车上过秤,想占点便宜,他对李玉安说: “你给过秤吧,以后亏不了你。”“别来这一套,你下来,想坑没门儿。”司机占不到便宜,就想报复他,当李玉安从车门旁经过时,司机猛力推门,车门撞在李玉安鼻梁上,鲜血直流。李玉安被送进医院治疗,司机也受到了惩罚。李玉安当地磅组长多年,他以身作则,并时常教育大家要为人民守好粮库。李玉安在这个岗位上用一颗无私的心维护了利益,直干到1980年退休。

 

甘于清苦 为国分忧

李玉安生活极其清苦。1952年他回到地方后,每月工资只有46.5元,这样微薄的收入要维持8口之家的生活,还要赡养在河南省台前县老家生活的母亲。28年来他只长过一次工资,退休时也只有59.5元。按正常情况长工资,他应该长三次,而他每次长工资时都把指标让给别人,他说:“我是党员、支部委员,把指标分给那些比我更困难的同志吧。”因此,李玉安全家只好一年到头吃粗粮,用细粮换成粗粮来弥补粮食的短缺,逢年过节也极少吃肉。直到退休他也没有一辆自行车,没带过一块手表。全家8口人,住在一间半解放前盖的草房里,半截墙沉入地下,房顶离地只有一米多高,每逢下雨,屋里漏得遍地是水。1984年,粮库盖了两幢家属楼,领导决定分给他两间,他坚决不要,并恳切地说:“有困难,还是先给没房子的人住吧,我好赖还有个房。”李玉安从来没有因功、因残向党和人民伸手要过什么,生活虽然清苦,但他从不抱怨,他说:“我这一辈子虽然没享过福,但想想死去的战友,我知足了。”

 

时代丰碑 永启后

人民的功臣李玉安隐功埋名几十年,后来他的境遇被媒体披露,是由客观原因逼出来的。李玉安的小儿子李广中深受父母的熏陶,从小就把当兵保家卫国作为自己更大的愿望,可惜连续几年都因名额有限被挤掉,没有办法,他才开始“磨”父亲,非要到父亲的老部队去接他的班。李玉安也希望儿子能到自己曾经战斗过的部队去锻炼成长。1990年2月中旬,他带着自己的残废证和一本编有《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初中课本,来到38军部队,要求将儿子送进部队当兵。经过调查落实,部队领导机关确认他就是松骨峰战斗中活着的“烈士”李玉安,并批准其儿子人伍。老作家魏巍得知这一消息后,特意把李玉安请到北京,在自己的寓所里会见了这位活着的“烈士”。两位老人促膝长谈,彻夜难眠。魏巍将所著长篇小说《东方》精装本和一本《魏巍散文集》赠送给他,扉页上亲笔签着:赠给松骨峰战斗光荣的参加者李玉安同志,您永远是最可爱的人。

李玉安还活着的消息不胫而走,全国各大报刊纷纷刊载李玉安的事迹,中央电台和中央电视台连续进行专题报道,

一封封充满敬仰之意的书信从四面八方飞向李玉安的家中。

李玉安应邀到北京、天津、武汉等全国各大城市的部队、机关、学校、工广作报告,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一位大学生在听完李玉安的报告后,深情地握住他的手说:“从您身上我看到了党的高大形象,看到了党的希望。”

1990年8月9日,中顾委常委、原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杨得志亲自接见了李玉安。10月18日,商业部授予他“全国商业战线特等劳动模范”称号,商业部长胡平亲自给他颁发奖状和证书。10月23日,他随以国务委员李铁映为团长的中国人民友好代表团出访朝鲜,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40周年纪念活动。10月24日,由金日成主席签署朝鲜中央人民委员会政府令,授予李玉安“一级国旗勋章”(朝鲜更高荣誉)。1991年3月4日,由黑龙江省委组织部、黑龙江影视中心联合摄制的以李玉安为原型的电视剧《硝烟散后》在全国播映,成为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在荣誉和功劳面前,李玉安显得非常平静,他说,我从来没有把自己看成是英雄和功臣,没有把自己看得那么高、那么重。一个战士在战场上保家卫国、流血牺牲是应该的,全连一百多人大多牺牲在战场上,我这条命是党给的,再向党表功,对不起党和人民,更对不起那些牺牲的战友。

李玉安始终保持着一个共产党员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优良传统。一次,他到自己当年战斗、生活过的某部3连作报告,想买一条香烟作为回“娘家”的“见面礼”,来招待连队的同志们。陪同人员不让他掏钱,并说:“老英雄回“娘家”,怎么也不能让你买烟给大伙抽呀!”李玉安认真地说:“这是我的一点心意,烟钱不能让公家出,公是公,私是私,可不能乱掺和呀。”他随即付了钱。临离开部队之前,后勤人员要李玉安将来连队时的车票予以销,他说什么也不肯。当部队首长亲自过问时,他又推托说:“不小心,让我弄丢了。”

1991年夏天,李玉安应邀随同哈尔滨电视台到北京、保定、武汉等地拍摄电视专题片。到北京后住在二炮招待所,他坚持一日三餐馒头、稀饭、小菜。电视台的同志感到过意不去,想请老英雄吃顿烤鸭。他婉言谢绝说:“一顿烤鸭的钱足够平常人家生活一两个月了。虽然是公费吃住,但对公家的钱,咱可不能大手大脚啊!”在拍专题片的一个多月里,只要是坐火车,任你百般劝说,磨破嘴皮子,他总是卧铺不睡,餐车不进,坚持坐硬座,买盒饭,吃面包,喝白水。

1991年7月,李老接到总政邀他去北京出席“全军'八一'老战士座谈会”的通知。临行前,他对老伴、儿媳和孙女说:“走了好几趟北京,总没有闲功夫,这次我一定往北京给你们买几件漂亮衣服回来。”到北京后,他得知我国南方出现了洪涝灾害,便顾不得对家人许下的诺言,立即拿出准备买东西的200元钱,支援灾区。

李玉安的小儿子 1991年底转业,在家里等待分配,有人问李玉安为什么不去找有关部门,找个好单位时,他说:“就是因为那年儿子闹着当兵,逼着我找老部队闹出了名,这回俺说啥也不能再给政府添麻烦了。”

1994年10月71岁的李玉安在北京参加建国45周年国庆后,回到故乡濮阳市台前县探望,并到濮阳市直单位和各学校作英雄事迹报告会20多场,使故乡人目睹了老英雄的容貌,聆听了他一生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1997年2月10日,李玉安因心脏病复发,在黑龙江省巴彦县兴隆镇去世,终年74岁。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www.tqsz.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前史志办 版权所有 台前政府部门主办

网站备案号:豫ICP备4984945000-1号 网站标识码:78974859640001 技术支持: 河南熊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管理: 台前部门信息中心 网站技术协调电话:0393 - 3333833

党政机关政府网站找错